2017年7月20日,以“回到原點,從心出發”為主題的致良知學習會在浙江蘭溪舉行。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在會上作了題為《回歸原點 從心出發》的專題分享,博得現場陣陣掌聲。(講話全文如下)
尊敬的蘭溪市各級領導、各位企業家和校長朋友、康恩貝的同仁們:
大家上午好!
作為今天學習會的承辦方之一,我們感到非常的榮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一萬二千余名康恩貝人,對遠道而來的嘉賓、各位家鄉父老、各位新老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由衷的感謝!
剛才,我們聆聽了金教授關于長征精神的精彩演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苦難即輝煌,鳳凰可涅槃。心勝則興、心敗則衰,“心勝”是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精神,是促使一支軍隊強大、一個民族復興的核心動力。
剛才,我們也在北京致良知四合院老師及同修的帶領下初步領略了陽明心學的博大與精妙,人人皆有良知,個個做得圣賢,回歸良知本源,則心生萬法、應變無窮!
同時,我們還在各位的見證下,鄭重舉行了“康恩貝金蘭大品種工程推進活動”,這十大品種承載著我和所有康恩貝人立足家鄉、與家鄉發展同頻共振的堅定決心。我相信,這份信心必將助力康恩貝重塑輝煌、回歸卓越,也必將助力家鄉人民“擔當追趕、沸騰蘭溪”!
吾心歸處是故鄉。昨天下午,我重新走了一次云山路和桃花塢,可以說是觸景生情、感慨萬千。蘭溪是一片福地,510年以前,陽明先生赴貴州龍場的途中,在大云山北側的圣壽寺客居半月,并且留下這樣一首詩:
題圣壽寺壁
蘭溪山水地,卜筑趁云岑。
況復徑行日,方多避地心。
潭沉秋色靜,山晚市煙深。
更有楓山老,時堪杖履尋。
再過22天,也就是8月11日,我和蘭溪、和云山制藥廠就結緣整整三十五年了,從85年2月我當廠長算起,也有三十二年半了。當年不到24歲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奔六一族”了。當年大云山腳、桃花塢里的小藥廠,幾經變遷,先是搬到今天會場腳下的這片福地,再從這里走到蘭溪大江南北,建起了中國最大的現代植物藥產業園,后來又跨出蘭溪、總部遷到杭州,再從浙江走到云南、上海、貴州、江西、內蒙發展,我們邁向全國、走出國門,成了中國中藥十強,成了浙江最大中藥企業,成了中國民企500強,銷售、資產超百億,利稅總額突破20億。粗粗一看,康恩貝一直在發展,在進步。
康恩貝杭州產業園區新大樓實景
但是這些年來,我的內心卻越來越不安、越來越內疚。為什么不安?為什么內疚?一是這些年康恩貝在蘭溪產業的產出占集團總產出的比重不升反降,二是康恩貝對蘭溪市財政收入的貢獻比例不增反減,三是康恩貝集團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地位始終徘徊不前。
這些年來,我也一直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試著把企業做大做強,也想對家鄉貢獻得更多一點,希望蘭溪、金華能發展得更快一些。為此,2012年8月,我們和金華市政府一起啟動了“康恩貝金蘭大健康產業帶雙百億工程”,但過去5年的進展和成效遠不如預期,我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三年前,集團開始導入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推行阿米巴經營,但是效果也不如我預想的那么理想。
直到前年十月,在我參加了北京陽明教育研究院組織的致良知學習后,才開始漸漸地開竅了,也漸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真正突破口。下面,我就向大家匯報一下我的學習心得,分享一下我致良知的心路歷程。
【遇見致良知】
2015年10月19日,我加入了陽明研究院的致良知學習小組,開始學習陽明心學。我了解了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知道陽明先生是一個三不朽大圣人,是個曠世奇才,令我敬仰,但好像又離我很遠,我很困惑:我只是個凡夫俗子,能學得了嗎?
12月11日,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北京的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那天晚上,陽明研院舉行了致良知學習小組一期同修的畢業典禮晚會。4個多小時的活動,我是個旁觀者。看著這些老大不小、身家億萬的企業家們,一個個像小學生一樣,對陽明先生、對四合院的創始人白立新老師畢恭畢敬。他們分享三年的學習感悟時,更是個個神采飛揚、手舞足蹈、熱淚盈眶,甚至是淚流滿面。三年下來,這些老同修的人生觀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他們對國家、對企業、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們一個個立志成圣成賢,要為祖國健康工作六十年,為民族復興建大功立大業。上海新通聯董事長曹文潔師姐說:“一個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肉體的出生,一次是靈魂的覺醒。”也就是說,學陽明心學、致良知能讓自己重新活一回。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陽明心學和致良知的力量。 當天晚上,我就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如果說,今晚的會場外,是冰天雪地的冬天,這里卻是溫暖融融的春天;如果說,當下社會到處是物欲橫流的精神沙漠,這里則是讓良知覺醒的思想綠洲;如果說,今天社會上常常會霧霾籠罩、污水泛濫,這里就是凈化心靈、純潔社會的工廠。陽明研究院,是我人生的加油站、生命的修行所、靈魂的洗禮場。”
第二天,我第一次用研究院的《問道 》小工具提了一個問題:“500年來,如此偉大的陽明心學,為什么沒能阻擋住近代中國的漸漸衰弱呢?今天,身處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學陽明心學的意義是什么?”跳出來的是宋朝理學家程頤的一句話:“一陽復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這是周易復卦的卦象。我理解的意思是:我們的祖國就像再次從地球上初升的太陽一樣,國運大起,圣人復出,陽明心學必將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問,讓我更加相信陽明先生!
去年的1月9日,是陽明先生的忌日。我正好在北京辦事,于是就到研究院祭拜陽明先生。我注視著陽明先生的銅像,仿佛聽到先生對我說:“朋友相處,常見自家不是,方能點化得人之不是。” 先生是在告訴我,你作為企業的當家人,要反躬自省,把手指向自己,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找突破口。于是,我用了二周的時間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龍場之悟】
為了讓自己盡快突破,去年的1月29日,我第一次到貴州修文縣龍場,拜謁陽明先生悟道地。那天,我站在“玩易窩”那個不到一人高的溶洞中,一個人靜靜思索:陽明先生為什么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悟出大道?為什么能夠身處逆境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那是因為他有一顆志向堅定、如如不動的圣賢之心,是因為他的心中始終裝著國家、裝著老百姓,是因為他擁有一顆廓然大公的光明心。
這時,我也突然悟到了稻盛和夫先生奇跡般拯救日本航空的秘密——就是稻盛先生有一顆“動機至純、私心了無”的利他之心。從78歲的稻盛先生分文不取、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就任日航這家日本國有企業的董事長的那一刻開始,日航員工心中本來就有的良知就被喚醒了,三萬二千顆日航員工的心與稻盛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產生了同頻共振。稻盛先生用他巨大的人格力量,把他的經營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變成了員工的自覺行動。
我豁然開朗:一萬多名康恩貝員工的心,就是康恩貝最寶貴的財富、最重要的資源。如果我能像稻盛先生一樣先喚醒自己,再喚醒員工,和員工心貼心,不是同樣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創造奇跡嗎?所以,我對陽明先師的在天之靈說:“我要努力修一顆和你一樣的光明心,讓致良知的偉大力量在康恩貝、在自己身上得到實修實證。”我感到自己的心門在那一刻忽然打開了,自己的靈魂覺醒了,心中充滿了力量 !
【實修實證】
為了盡快喚醒公司高管,4月16日開始,我們在貴陽召開了三天的會議,這個會議的主題叫“新生”。所謂新生,就是把自己從心牢里釋放出來,就是打開自己緊閉的心門,把心從心牢里釋放出來。 這是我的新生,這是康恩貝高管的新生,這也是康恩貝新生的開始!
第二天上午,我們五十五位高管一起在龍場陽明祠前舉行了莊重的祭拜儀式。在大家的見證下,面對先師塑像,五十五歲的我,立下了必為圣賢之志,并發下大愿:要在有生之年,把康恩貝打造成中國醫藥產業的世界級企業!這就是我們康恩貝人經常提起的“龍場敢愿”。
下午,我和高管們分享了我一百八十天修習陽明心學的感悟。我和他們說:“‘人之無良,足以為山川之羞。’各位高管及你們的員工,就是康恩貝的美好山川,因為過去二十年我的良知昏睡,不僅讓自己、也讓各位心中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燃燒,浪費了各位的青春年華。所以,‘我之無良,讓康恩貝、讓各位蒙羞!’”我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當廠長的前三年,企業利潤增長了10倍,到了87年利潤就超過了500萬。而這一年,今天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任正非先生才剛剛用2.1萬元創辦華為。回顧往事,康恩貝發展最快的是我當廠長開始的前十年。早在二十年前,康恩貝已經是中國醫藥界響當當的品牌了。但今天呢,華為都成了全球同行業找不到競爭對手的老大,康恩貝卻在生物醫藥這么一個大產業里業績平平。康恩貝和華為的距離,就是我和任正非的距離,就是兩個人心胸的差距、人格、領導力的差距!為了康恩貝的發展,我必須鳳凰涅槃,脫胎換骨。我懇請大家幫助我、幫助康恩貝,幫我改過、幫我新生。
會議最后一天的深夜里,我收到了一條長微信,這條微信來自云南希陶公司的總經理陳蓬。原來參加會議前,她已經寫好了辭職報告,準備當面請辭。因為她所在的公司正處在痛苦的轉型期,碰到了很多困難,她心中有許多苦悶、許多委屈,她幾乎失去了繼續工作的信心。更何況,她丈夫家里有幾十億的資產,她完全可以回家享清福,當一位賢妻良母。但是,龍場悟道讓她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她誓言要讓公司的所有員工特別是數百名殘疾員工過得和她自己一樣幸福!讀著她的微信,我熱淚盈眶。用心靈呼喚心靈,以生命喚醒生命,就一定能心心相印!自此,我更加堅信陽明先生,堅信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后來,我又陸陸續續收到了46位高管披肝瀝膽的“責善信”,有的言詞懇切,有的一針見血,有的用心良苦。心與心的交流,產生了致良知的福流。
我開始明白了,致良知就是修復你和這個世界的關系。對經營者而言,就是修復和員工的關系,修復和顧客的關系,修復和政府、社會方方方面的關系。而作為企業的當家人,我首先要修復的就是我和康恩貝、和員工的關系。那么,我該怎么做呢?
我想到了陽明先生的一段話:“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大道至簡,大道相通。稻盛和夫先生認為:一個人心胸大小、人格高下,取決于自己心中利他與利已的比例。比例即人格。當你能做到“動機至善、私心了無時”,人格的力量就會無比強大!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下這個志是為了什么呢,就是去掉心中的私欲。所以,我要在我的私欲上做減法,這就是圣賢指明的修復和員工關系的路徑!
于是,我重新定位了“我和康恩貝的關系”。
首先,我是康恩貝的。我要把自己的一生全部交給康恩貝,甘愿為康恩貝的發展、為全體員工的幸福、為達成“龍場敢愿”奉獻畢生心血。在我的字典里,將再也找不到“退休”二字。用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我是康恩貝的兒子, 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康恩貝和員工”!
其次,康恩貝不是我的,康恩貝是全體康恩貝人的。我要將屬于我的大部分存量和增量財富,分享給那些為實現“康恩貝龍場敢愿”努力工作的奮斗者和奉獻者。
最后,愿康恩貝將永世有我的。我要在做大企業的過程中,提煉康恩貝的文化,形成康恩貝哲學,使它成為可以世代傳承的精神財富。
此刻,我突然頓悟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句名言的真正內涵。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一顆赤子之心、一顆良知之心來到這個世間的。我們應該把這顆赤子之心、良知之心中本來就擁有的巨大智慧和能量充分釋放、充分燃燒,給這個世界以溫暖。而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么也不需帶走。只有這樣,才能像陽明先生一樣,臨終做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就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樣“使中華民族放大光明于世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竭盡全力。想到這些,我心中的福流,猶如泉涌。
“為員工幸福,盡全心全力”是康恩貝的使命,也是我對員工的鄭重承諾,是一萬多名康恩貝員工的殷殷期許,更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絕不能讓它僅僅成為一句掛在墻上的口號,我要行動!為此,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推行事業合伙人制度,將我控股95%以上的康恩貝集團改造成為康恩貝人共同的持股平臺。根據每年的績效考核和員工的貢獻大小,讓康恩貝的員工增持股份,聯股聯心、共創共享。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在康恩貝集團的持股比例將逐年下降,當我的持股比例降到1%之年,就是康恩貝“龍場敢愿”真正實現之時。康恩貝也將真正成為康恩貝人的康恩貝。去年底,我們把這個類似華為的員工持股平臺“康恩貝人投資有限公司”設在了蘭溪,首期以優惠入股價注資3.6億投入康恩貝集團公司,我在集團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到69%。而且今年七月初已實施了第一次分紅,收益率為11%。隨著公司的持續發展,這個持股平臺將成為康恩貝人為蘭溪納稅的重要載體。
第二件,推行員工持股計劃,讓公司基層骨干通過這項有保底收益的投資獲得可觀的收入。第一期3億已經實施完畢,有1000余名員工收益。
第三件,我個人捐款1000萬元設立康恩貝員工困難救助基金。因為員工就是我的親人,所以員工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員工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我絕不能讓一個康恩貝的員工或家庭因突發的災難或疾病而陷于困境。半年多來,這項基金已經救助了幾十名困難員工,單個最高達30萬元。
康恩貝員工慈善救助基金捐贈儀式
【良知光芒】
良知的光芒已經照耀康恩貝,我的致良知實修實證也感召和影響著公司的高管們。經過一年多的陽明心學修習,他們的生命狀態也發生改變,他們也紛紛立下大志,清澈良知,用心修復著他們和世界的關系。
康恩貝英諾琺公司的總經理徐建洪說:“我心粗糙,讓員工蒙羞。過去,我一直以為員工最需要的是升官發財,要給他們更多的饑餓感、危機感。卻不知道,其實員工最需要的是存在感、成就感、崇高感!”他立志要修復和員工的關系,讓員工活得有尊嚴,活出幸福感!他說,我心粗糙讓品牌蒙羞,誓言修復和品牌、產品、客戶的關系,帶領團隊用五年時間創出三個銷售10億~20億的大產品大品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英諾琺扭轉了銷售增速下行趨勢,銷售和利潤逐月遞增。今年上半年可比銷售收入增長了57%,二季度康恩貝腸炎寧片實現了230%的同比增長,五年的大品種工程有望在三年內實現。我感受到了他的智慧、能量在迸發,更看到了他的團隊激情在燃燒。
從事中藥農業的云南希康生物總經理張鴻書說,通過致良知,他們修復了和自然、和土地、和貧困農戶的關系。他們創新了一種物理方法來替代化學藥劑除草,不但抑草效果好,而且不污染土地。盡管這種方法使當年的投入增加了2300萬元,但每年可增加700萬元的收益。“利他”的因產生了“利己”的果!他立志要通過發展中藥種植業,幫助老少邊窮地區百萬農民脫貧致富,為國家的全面小康多做貢獻 。
比學趕幫,自我加壓。金華康恩貝總經理余斌在今年年初主動加碼,先是把今年的增長目標提升了一倍,又主動擔當二個大品種的指揮長。因健康原因已退居副董事長的張偉良,重上一線帶領團隊打造新的零售營銷體系并挑起一個大品種的指揮長的擔子,誓言要創造5年增長100倍的神話。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王明霞、葉劍鋒等,在他們身上都能感受到巨大的變化,時間關系,不再一一列舉。致良知讓高管們無所待而興,讓他們素其位而行,讓他們為而不爭。
修心學如飲甘露,致良知似春風化雨。我和康恩貝高管的實修實證證明了:致良知既可以極大地提升經營者個人的領導力,更可以讓團隊激發出更大的智慧和能量!今年上半年,在醫藥市場增長幅度下滑到7.8%的情況下,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可比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比同期增長21.34%和32.35%。這說明,通過致良知,提高心性是可能的,拓展經營也是可能的。達至良知,必然拓展經營,因為知行合一,知行本一。
【從心出發】
今年以來,我們根據省委車俊書記在年初浙商座談會上提出的“浙商要回歸首創精神、回歸實體經濟、回歸家鄉發展”的指示要求,提出了“專注主業發展、專注內生發展、專注浙江家鄉發展”的發展戰略,啟動了“康恩貝新長征一號工程 ——大品種大品牌工程”,提出了“做好人,做好藥,十年千億,引領國藥”的中期十年發展目標,并通過今天的“金蘭十大品種推進活動”,將集團蘭溪、金華、浙江產業的內生增長作為發展戰略重點,扎實推進2012年的金蘭雙百億工程。我們一定要在2021年實現集團在金華產業、工商營業收入各超200億的目標。康恩貝家人們:大家有沒有信心?
回到原點,從心出發,用心靈呼喚心靈,用生命喚醒生命。這就是陽明先生教給我們的圣人之道。一名企業家的領導力,一家企業管理中所有問題的核心,都在于我們的這顆心,心力資源才是企業最核心的資源。經營企業就是經營心力資源,就是經營人心。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這一點更加突出。
所以我認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關健是轉心升級,是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激發企業家的心動力,才是最大的供給側改革,是黨和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好抓手。
作為一名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企業家,我一直心懷感恩,感恩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感恩生我養我培育我成長的家鄉。我立志修一顆光明之心,反求諸己,掃蕩私欲,富而思進,做一個富貴而潔白的人。無所待而興,勇于擔當,不辜負這個催人奮進的偉大時代,與偉大祖國的發展同頻共振,做一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長征路上的無畏戰士!
遠行是為了更好的回歸,回歸也是為了更好的遠行。現在,請在座的康恩貝人全體起立,讓我們一起高喊大屏幕上的誓言,發出我們的心聲!
“澎湃康恩貝人致良知的力量,與家鄉人民一起沸騰,為家鄉、為中國、為康恩貝的今天和明天,使出洪荒之力!”
謝謝各位聆聽!祝各位領導、企業家和校長朋友,心明眼亮,心想事成!